-
雅罗斯拉夫,千年之前
135绰号为“智者”的雅罗斯拉夫生活在十一世纪初,是使基辅公国迈向强盛的英主,完成了东斯拉夫民族统一大业。本片以这位伟人的生平为题材,是一部带有说教意味的主旋律史诗大片。 -
心在彼处
142一转眼,艾丹(扎克·布拉夫 Zach Braff 饰)已经35岁“高龄”了,活到了这把年纪的他,却还是一个默默无闻,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。艾丹有两个孩子格瑞斯(乔伊·金 Joey King 饰)和塔克(皮尔斯·加格农 Pierce Gagnon 饰),平日里,艾丹为了谋生工作繁忙,将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全部都丢在了父亲的身上。 某日,父亲告诉艾丹,自己再也无法负担孩子们昂贵的私立学费了,无奈之下,艾丹只得把孩子们领回了自己家。因为曾经在学校里遭受霸凌的阴影,艾丹坚决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公立学校,既然无力支付学费,他打算在家里开设私塾,自己做孩子们的老师。 -
希望与反抗
2161943年2月,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呈现出胶着态势。在慕尼黑,地下反战组织白玫瑰的成员们正在加紧印发传单,其中索菲(Julia Jentsch 饰)与汉斯姐弟两人为响应不久前女学生们的行动,计划将传单散发到大学校园内,两人冒着极大风险进入学校,在散发完毕时不幸被捕。盖世太保摩尔负责审讯索菲,姐弟俩按照事先商定的串词,拒绝承认自己与反战传单有关,并几乎可以无罪释放,但纳粹的搜查发现了新的线索,形势急转直下,索菲开始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以掩护同伴们,经过反复的交锋,摩尔开始对这位坚定的女青年产生了些许理解和同情,但等待索菲的,终究是一场封闭的不公平审判……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获2005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项褒奖。 -
童年的许诺
144改编全法国中学生指定重点读物《我答应》。《贝礼一家》王牌监製群操刀,又一喜泪交织的亲情暖心之作,坎城影后夏绿蒂甘丝柏格,动人演出全欧洲的母亲典范;横跨五个国家、耗时十四个星期、深入20至50年代历史核心的史诗钜作。 罗曼加里(皮耶尼内 饰演)的人生可说是精彩非凡,在波兰 度过的贫困童年、法国尼斯阳光下的青少年时期,乃至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飞行员,在非洲立下的彪炳战功。他为了成为一位伟大的男人与著名作家,艰辛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,全都是为了他的母亲妮娜(夏绿蒂甘丝柏格 饰演)。这个可爱又特立独行的妇人,对儿子的强烈母爱,令加里的人生充满波折、热情与神秘,也令他成为二十世纪的重要作家。只是,如此无止无尽的母爱,也终将成为他生命的负担…。 电影《黎明的承诺》(Promise at Dawn)改编自法国文学巨擘罗曼加里1960年出版的自传小说《我答应》,描述罗曼加里成为法国文学巨擘的传奇故事,他与母亲之间至情至性的动人回忆,一部横跨二十世纪的史诗钜作、喜泪交织的亲情暖心电影。 -
锅炉工
382苏联解体后那个“疯狂的九十年代”,在俄罗斯北方一座工业城市。主人公伊万是一名雅库特人(少数族裔),因为20多年前那场不光彩的茹侵阿富汗战争留下了脑震荡,现在是一家锅炉房里的工人。一位当地的黑道大佬是伊万从前的战友,常常利用锅炉房来毁尸灭迹,“没关系,他们都是一些坏人”,如此,他安慰伊万说。但直到有一天,当Skryabin的女儿因抢走了这位朋友女儿的男友而被送进锅炉时,伊万才开始醒悟。战争并没有结束。 影片是一部极端残酷的暴力现实主义作品,可谓延续了阿历克塞·巴拉巴诺夫一贯大胆黑色的风格。他执导的《兄弟》、《畸零与色情》等片让主流媒体难以接受,克里姆林宫最喜欢的导演Nikita Mikhalkov(《毒太阳》)也曾出面攻击称《兄弟》的主人公“充满破坏欲”,“荼毒青少年的思想”。不过在2010年底俄国影评人们颁出的“白象”奖中,《火炉工》摘得了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在内四项大奖,成为最大赢家。 -
最后的兵团
771罗马皇子罗慕路斯(托马斯·桑斯特 Thomas Sangster 饰)的父亲奥列斯特斯(伊恩·格雷 Iain Glen 饰)被叛军杀死,而罗慕路斯则被敌人软禁在卡普里岛之上。临死前,奥列斯特斯将后事托付给将军奥勒留(科林·费斯 Colin Firth 饰),叮嘱他一定要救出儿子,让罗马帝国的王位回归本宗。 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奥勒留联手埃塞俄比亚人巴蒂亚图斯(侬索·阿诺斯 Nonso Anozie 饰)和安布罗斯纽斯(本·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),组成了一只远征的敢死队。之后,骁勇善战的女战士玛利亚(艾西瓦娅·雷 Aishwarya Rai 饰)亦加入其中,一行人向卡普里岛进发。在卡普里岛,罗慕路斯和他的导师也在为了生存而寻找着最后一丝希望。 -
糟糕历史大电影:臭屁的罗马人
639罗马的年轻人Atti的一次小聪明惹恼了皇帝Nero,因此被迫加入罗马军队。他被派去“可悲、冰冷、潮湿,当地人都令人作呕(就字面意思)的英国”。凯尔特女孩Orla迫切想证明自己是个战士,抓住了Atti。情况急转直下。在侥幸没有死得很惨之后。